

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久业路89号
电话:021-60570389
传真:021-60570388
邮编:201799
E-mail:info@shanghaidite.com

关于螺栓紧固件位置误差的基准
为了了解“综合量规”法的检测理论依据,有必要了解图面标注位置误差时“基准”的理论含义。现行的紧固件公差标准(GB/T 3103.1)中,对于螺栓的主要位置误差(支承面对“光杆”或对螺纹部的垂直度,“光杆”对螺纹部的同轴度),在文字叙述时是以“螺杆”为基准的,而在图形上则是明确标示或以螺纹部,或以“光杆”部作为基准的。对于以螺纹部为基准的,如前所述,从理论而言,应是指以“螺纹中径”作为基准的,即检测时
应以螺纹部中径轴线为轴旋转360度进行,这一点实际是难以做到的。即,要么以大径定位作为替代,但存在替代性误差;或者采用以“螺纹中径定位”的“专用夹具”,理论上可行,而检具实际制造又存在困难,成为一种两难选择。基于这些原因,引入“实体尺寸”概念(参看形位公差有关国家标准)就有了必要。众所周知,螺栓是旋入螺孔并以螺纹中径轴线确定其位置而工作的。仅就螺栓而言,其螺纹中径是存在公差带的,螺栓螺纹的“实体尺寸”将允许处于公差带范围内的任何位置。因而,螺栓紧固到最终的定位,将受螺栓本身的螺纹中径误差影响而被确定。也就是说,螺栓轴线的最终定位,将受螺栓螺纹中径“实体尺寸”的大小影响,“实体尺寸”较小,则螺纹间隙较大(反之亦然),支承面对螺纹的垂直度和光杆对螺纹的同轴度误差对螺栓实际安装位置的影响将被部分“抵消”,即螺栓的位置误差与螺纹公差间,存在“相关性”(这也是原国家标准曾采用“相关公差”之说的原因,现国标采用国际标准后,此术语不再使用,但其实质未变)。既然如此,无论从理论上亦或实际上,都可能采用“实体尺寸”概念来解决检测定位方式问题。
摘自《紧固件》
![]() |
![]() |
![]() |
![]() |
![]() |
![]() |
![]() |
![]() |